文化传承增首都底蕴留老城乡愁

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老北京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习近平

北京,这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老城,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无论是散落在各处的特色文创园,还是鸽哨声声的古韵胡同,或是现代感十足的亮马河畔,蕴含在这座城市中的文化内涵正在被持续挖掘,文化活力正在被不断激发。

创意园插上文化的翅膀

疏整促十年来,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对“拆”“改”“创”进行灵活组合,该拆则拆,该改则改,该创则创。不少改造主体经过“腾笼换鸟”后,都诉诸文化,成为市民的文化休闲场所。行走在北京街头,随意来一场“City Walk”,都能切身感受到“北京的文化味儿渐渐浓起来了”。

“拆与改”相结合,变“大拆大建”为“小修小补”,改出了空间利用“最优解”。2017年9月起,安贞地区的孩子们放学后就会聚集到位于北三环马甸桥东北角华展国际公寓地下的“读聚时光青少年阅读体验基地”,一起看书、玩耍。当年上半年,安贞街道清理整治地下空间后,将其改造成了约1600平方米的青少年阅读基地,居民从此有了一个阅读、学习、活动的文化场所,欢度休闲时光。同样经过拆改结合打造出文化味儿的还有海淀区五塔寺社区。2018年,社区将600平方米的蔬菜售卖大棚清理整顿,改造成了集图书馆、舞蹈室等为一体的文娱场所,补齐了社区文化短板。

“拆与创”相结合,输出了浓浓的文化味儿。2018年,在联想桥往南到大柳树路的3.8公里路上,一幅幅3D画和立体文化圈展示着沿线单位在“一带一路”中的贡献。一年前,这里还是17处开墙破洞的小门脸,给周边居民生活、出行带来了困扰。北下关街道在老旧小区改造的基础上整治开墙破洞,并结合沿街科研院所聚集的特色,创新打造这处“一带一路”宣传走廊,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同样创出文化味儿的还有石景山区模式口。2017年起,模式口区域开启“疏解整治促提升”环境整治步伐,街区风貌得到显著提升。2021年9月,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改造创新后的街区重现了驼铃古道青砖灰瓦、古色古香、店铺林立的往日繁华。此外,北京外城东南角楼经过改造后插上了创意的翅膀,变成图书馆。经过改造的隆福寺一期于2019年亮相,拥有近600年历史的古老街区一跃成为新晋潮流打卡地。

“改与创”相结合,以文润心创出文化金点子。北京有大量的工业园区,这些曾见证北京发展历史的老旧厂房如今都变成了创意园,处处闪耀着文化的光芒。美术馆后街“77文创园”里,贾樟柯工作室、马可工作室、单立人文化、都市实践建筑、时尚之声等知名企业星罗棋布。南中轴线旁,“大宝SOD蜜”诞生地改造为全国首座非遗主题文创园区,玉雕、景泰蓝等“燕京八绝”技艺传承人入驻;在东四十条、东四南大街,两处亮点文创园以文创、花园与生活美学为核心,各美其美;天坛公园旁,红桥市场改造转型为“设计+非遗”双赋能的文创园。

在朝阳区,由北京纺织仓库改造而来的首创郎园Station是典型的文化赋能工业遗址案例。充满年代感的瞭望塔、岗楼、避雷针、水泥墙面、红砖仓库、老铁轨和站台……行走在郎园Station园区,处处可以看到原来纺织仓库的痕迹,曾经的工业遗存都被保留并“盘活”,助力郎园Station成为京城潮流文化新地标。郎园Station华丽转身的关键在“创”。创新并非只停留在建筑改造层面,而是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不断迭代出新。靠活动带人气儿是其最大创意。原本位置偏僻的郎园Station于2019年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美食文化节,3天吸引了近2万人入园,知名度从此打响。如今,郎园Station每年都能保持推出300场以上的文化主题活动,牢牢吸引了京城热爱文化活动的人群。

年轻人为文化之都贡献力量

今年8月,“‘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2023园区行活动启动,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20余名师生来到朝阳区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以下简称751园区)参观,了解园区的改造和消费业态布局。参观结束后,大学生体验官根据调研成果为文化园区发展贡献创意,为助力首都文化之都建设贡献力量。

园区行活动是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委网信办主办的“‘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2023园区行活动之一。“园区行”自5月启动以来,近300名来自北大、清华等7所在京高校的师生将通过不同的活动“进驻”文化产业园,为园区建设发展出谋划策。这一趟现场调研是2023园区行的开场,为大学生深入了解园区提供一个重要机会。

据了解,2023园区行包括“园区导师团”“园区小助教”“园区体验官”三项活动。其中,“园区导师团”邀请了10名高校专家学者担任导师,定期到园区调研指导,开展专项服务。“园区小助教”招募50位文化产业、新闻传播、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作为小助教,在导师带领下进行专题调研和岗位实践,形成研究成果报告。

当日,包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硕士刘郭越在内的9名建筑系师生也参加了这次活动。成为体验官的第一场活动是走进751园区。在标志性的火车头广场,随处可见街头艺术装置以及格调满满的咖啡厅、餐馆。从下午到傍晚,刘郭越一直在参观体验。整个园区行最让她印象深刻的还是意料之外的街头表演。

“当天,我们正在园区中闲逛,正好看到二层连廊的一场表演。无论是在路上闲逛的游客,还是坐在咖啡厅休息的人,都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这场演出。”刘郭越说。这场演出将剧场传统的固定坐席变成了“随处可观看”,让惊喜不期而遇。

“演出的连廊楼梯此前是工人工作时穿行的通道,空间改造后赋予了其新的功能,利用空间的耦合性能够带来无限创意。”刘郭越说。在她看来,751园区可以结合自身艺术、时尚的属性再充分利用空间,打造不同的功能区域,让游客时刻能感受到惊喜。

在参观中,刘郭越也一直在想,园区有哪些地方还可以提升改进。首先是同质化,咖啡、书店、有格调的餐厅、文创品……这些似乎在任意一家文化园区都可以看到,如何能体现751园区的独特性?“期待着园区推出一些有自己特色的文化衍生品,只属于751园区的纪念品。”其次是空间规划上,她认为,除了火车站广场等区域很有特色且自成体系外,其他区域缺乏统一性,应规划统一的标识系统或视觉系统。

她还建议,园区可以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时令开展特定活动,让更多人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园区不仅可以提供文化演出的场地,还可以提供舞台,以促使更多的人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比如,在文化节期间,就有来自10所高校的戏剧社团在此进行表演。或许在未来,751园区可以有一个角落,让每个人有机会表演5分钟,让访客不仅仅是文化的消费者,还有机会成为文化创作者。”刘郭越说。

老城文化留住乡愁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北京始终注意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让城市留住记忆和乡愁。作为核心区,东城区在推动街区更新的过程中,不仅有针对主街、背街小巷的线性治理,也有针对具体街区的“区域治理”,以整体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自2020年起,东城区决定试点开展“美丽院落”建设,以院落为单位,着力改善平房院落公共空间的基础条件。一间间四合院在精细的提升中,不仅留住了乡愁,更让老城居民的生活条件实现了质的飞跃。

“美丽院落”建设如何开展?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东城区了解到,一边是政府“自上而下”开展项目组织,另一边则是院落居民“自下而上”的愿景征集、民意立项和问题梳理,共同推进形成提升院内空间功能、优化人居环境的“微整治”方案。通过“一院一策”量身定制,重点解决院落内影响公共秩序、公共环境和生活出行等问题,从“厨、储、卫、浴、光、晾、停、绿、行”等方面,为小院居民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

2021年初,前门街道草厂头条3号院经过改造提升正式亮相。院内路面平整,昔日的私搭乱建早已不见踪影,居民有了自己的小储物柜,三棵大杨树下有了可供休憩的休闲座椅,青砖灰瓦、古色古香的院子散发着浓浓的老北京气息。

值得注意的是,小院的墙面凹凸不平,似有泥浆平铺在墙壁上,显得十分古朴。“这叫‘堆灰掸浆’,使用了和故宫一样的老工艺”,小院改造的设计方、清华同衡城市更新所项目负责人张喆说,“故宫宝蕴楼采用的就是这种‘堆灰掸浆’老工艺做法,如此精细的工艺非常具有保护价值,因此这个院在改造的时候就保留并沿袭了这个老工艺”。

原来,在改造前,设计师和专家在实地勘查中发现,这个小院的门廊是传统方式建筑结构,改造时便特地在入口走廊处保留了这项老工艺。此外,房屋外立面修缮延续使用了青砖青瓦,入户院门由红色改为古香古色的原木色,加之原有的格局,整个院落更加具备传统建筑风格,最大限度为小院居民们留住了乡愁。

南芦草园胡同12号院、育芳胡同2号院、黄化门35号院……经过逐步的整治提升,如今,一个个“美丽院落”相继完成提升改造,东城全区已有109个“美丽院落”新装亮相。

“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青砖、门墩、绿瓦,四合院内,摇扇自在人家。”一方小院,各自精彩,静静诉说着老城胡同里的百姓新生活。

“国潮+国际范”倍增活力

北京是一座迷人的城市,既有古都风韵,缓缓地诉说历史,又有国际风潮,洋溢着时尚气息。到2035年,这座城市将要建设成为“中国潮”“国际范”与“烟火气”共融共生的国际消费中心示范城市。生动的实践已经展开,徜徉其间,人们可以踩着不同节奏、切换迥异的场景,尽享城市活力与魅力。

今年夏天以来,位于朝阳区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火遍朋友圈:水面上,碧波荡漾,不少水上运动爱好者乘着皮划艇和桨板泛舟河上,频频被路人摄入画面中;岸边,杨柳依依,跑步的、骑行的、遛弯的、拍照的、练瑜伽的、钓鱼的、玩飞盘的,成为中产生活方式的大秀场;一到夜里,这里又是另一番光景,横跨在水面上的各色桥体变幻出绚丽的光芒,岸边的建筑在灯光装饰下流光溢彩,霓虹闪耀倒映着湖面,如梦如幻……这是京城首个滨水商业带,在这里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面庞,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国际范”“文艺味”,以及接地气的生活气息。

近年来,朝阳区通过5G、数字光影、VR等前沿科技,以游船串联起从三环路至红领巾湖的1河、2湖、24桥、18景,创新融合“科技+文旅商”于一体,成为“首都水上会客厅”,展现着一座城市的活力。除了休闲漫步、轻舟揽胜,平日里,各类音乐节、快闪活动、群众文艺团队专场演出等活动也在亮马河畔轮番上演,为广大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艺术体验,成为点亮“京彩生活”的不二选择。如今,亮马河被冠以北京的“塞纳河”之美誉,融合成一幅和谐秀美的城市水韵画卷,映照出朝阳群众的幸福生活。

吴裕泰店门外,总能排起长长的队伍,接踵而至的小年轻们翘首以盼,只为吃到一口心心念念的“网红”茶冰淇淋;都一处的烧麦皮薄馅满,要是有幸还能赶上线下体验,非遗传承人亲自教授烧麦制作方法;故宫文创店内,各色国潮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有宫猫香薰片、故宫脊兽书签、纸雕灯、千里江山图摆台……正阳门前,熙熙攘攘的前门商圈内云集了各类老字号30余家,有的已经在此扎根几百年,市民和游客纷至沓来,寻找最纯正的“京味儿”。

如今,这里的消费模式也在悄然升级,颠覆着人们对老字号的认知。按照东城区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前,前门大街将不断推动老字号与非遗文化场景融合创新,形成“老字号+国潮”模式。开展电商直播、发布数字藏品、打造老字号探访路、上线“AR前门大街”小程序……老商铺、老字号纷纷触网,各种新奇玩法接续上线;艺术市集、国风市集、国潮夜市、国潮消费季,各类消费活动轮番上演,又是新潮又是复古,这些耳目一新的花样让老街持续焕发新活力,更让百姓沉浸式体验老字号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尽享国潮消费的乐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赵婷婷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娜 黄亮

热门相关:魔葫   美食供应商   无上崛起   无上崛起   我的黑月光女友